《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将于2022年6月25日在《中国癌症防治杂志》正式发表。
患者来源的类器官药敏检测技术,在临床前新药研究和个体化肿瘤药敏检测方面具有积极的研究前景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临床机构,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并备受关注。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国的专家和国外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临床需求渐涨,相关标准和规范有待完善的背景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类器官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共同组织编写了《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王树滨教授担任该共识的专家组组长,联合和组织来自临床医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20多位专家,举办了近10次线上和线下的闭门讨论会,耗时一年,共同讨论并拟定成稿。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于金明院士、空军军医大学的邢金良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教授作为学术顾问,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该《共识》以严谨求证、积极探索、适当前瞻的原则,从肿瘤类器官的定义、受检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场景、实施规范、检测流程、综合分析、临床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六个维度进行阐述。任何一项新兴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争议和积极的评价。作为国内第一个基于类器官技术指导肿瘤精准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难免挂一漏万,只有求同存异,不断吸收和采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不断修改和更新,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期望在产学研医各界的通力协作下,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临床转化进展,造福于更多亟需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患者。
共识意见一
肿瘤类器官是直接来源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离体三维模型,已被证实与患者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特征、药物敏感性等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因其药物敏感性预测患者疗效的准确性高而得到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临床应用探索。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并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选择性建议其进行基于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为后续患者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共识意见二
体外单独的肿瘤类器官模型可用于大部分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在选择药物或药物组合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前,需要分析药物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后再确定选择的药物类型。基于肿瘤类器官衍生的多类型细胞共培养技术正在深入优化探索中,这将为更多药物或药物组合提供药物敏感性检测。
共识意见三
在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情况时,可选择性推荐患者进行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治疗失败的肿瘤患者;缺乏标准治疗方案的罕见或难治性肿瘤患者;现有指南推荐级别较低且很可能无法从推荐方案中获益的患者;多原发肿瘤且无法决定治疗策略的患者;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患者等。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综合病情和治疗情况决定。
共识意见四
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一定是建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药物敏感性检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必不可少,以维护患者权益、确保肿瘤组织样本的合理合法使用。
共识意见五
拟进行肿瘤类器官培养的肿瘤组织应尽量满足下述标准,包括肿瘤细胞含量尽量高的较大体积的组织样本,保存在装有专用样本保存液的无菌管中,4 ℃低温环境下快速转运,提供足够的患者肿瘤信息。上述标准应尽量满足,但若有偏差,依然建议进行尝试性类器官培养,不应轻易浪费组织样本。
共识意见六
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报告应尽可能提供比较详细的信息及关键结论性描述,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仅供参考,检测报告建议组织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其他检测结果如基因检测结果、病理结果等综合判读,从而为患者制定最安全和最有可能获益的治疗策略。